2021-08-03 16:03 新華網
第四次參加奧運會的女子鉛球運動員鞏立姣兩次刷新個人最佳,終于站上了最高領獎臺;即將度過32歲生日的蘇炳添創(chuàng)造新的亞洲紀錄,實現(xiàn)了進入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夢想;剛滿37歲的舉重選手呂小軍以一枚金牌作為生日禮物,期待著實現(xiàn)奧運會三連冠的創(chuàng)舉……
7月31日,呂小軍奪冠后慶祝。新華社記者楊磊攝
在東京奧運會上,相比于“00后”不斷掀起的“青春風暴”,很多與時間賽跑、為夢想堅守的老將書寫下一段段“不老”傳奇??吹竭@些老將們夢想成真后的振臂高呼,很多人淚光閃爍、潸然淚下,這既是中國力量和中國速度帶給國人的震撼和感動,更是人們不懈努力奮斗、期待一朝夢圓的共鳴與共情。
競技體育是年輕人的運動,難逃年齡增長、實力下降的自然規(guī)律,很多運動員卻在職業(yè)生涯后期依然馳騁賽場,不斷突破極限。這一個個看似違背規(guī)律的奇跡背后,是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,是不斷優(yōu)化科學方法,更是執(zhí)著追求的奧運夢想。
8月1日,鞏立姣在頒獎儀式上。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
有夢想就會永遠年輕,就會擁有堅守的動力。面對采訪的鏡頭,奪冠后的鞏立姣淚流滿面,當她說出“人一定要有夢想,萬一實現(xiàn)了呢”這句話時,卻露出了孩童般靦腆的笑容。兩次進入世錦賽百米決賽的蘇炳添,已經創(chuàng)造了足夠輝煌的戰(zhàn)績,完全可以功成身退的他卻選擇了繼續(xù)堅守,因為他還有一個夢想沒有實現(xiàn),他覺得還可以跑得更快。
8月2日,陳清晨(左)/賈一凡(右)與波莉在比賽后。新華社記者薛玉斌攝
人生的奮斗之路絕對不會一片坦途,與時間賽跑、與年齡抗爭的過程注定異常艱辛。在像呂小軍一樣為夢想而奮斗的老將口中,“堅持”永遠是一個高頻詞。對于老將而言,“堅持”意味更多的付出、更大的犧牲和更強的毅力。在戰(zhàn)勝中國選手奪得羽毛球女子雙打冠軍后,印尼老將波莉趴在地板上嚎啕大哭,令人動容,這喜極而泣的淚水飽含著長期堅持的汗水和血水。
人生總是和想象的不太一樣,長期堅持的老將不一定都會如愿,堅持到最后也不一定會成功,但追夢的過程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,遠比結果更重要。
8月2日,安賽龍(左)與諶龍賽后交換球衣。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
第四次參加奧運會的男子蹦床選手董棟,沒有實現(xiàn)再次奏響國歌的愿望,但為夢想努力過的他沒有遺憾。他說,在這個行業(yè)里被大家認可,這一切都是值得的。上屆奧運會羽毛球男子單打冠軍諶龍,在決賽中輸給了視自己為偶像的丹麥名將安賽龍。他說,第三次站在奧運會的賽場上,也算是為13年的奧運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。
7月25日,丘索維金娜在比賽后流淚。新華社記者曹燦攝
除了中國的董棟和諶龍,還有更多的老將戰(zhàn)勝了時間,戰(zhàn)勝了自己,又一次站在了奧運賽場上。今年46歲的烏茲別克斯坦體操選手丘索維金娜連續(xù)8屆參加奧運會,成為幾代人的奧運記憶,盡管她在預賽就被淘汰,但賽場上連續(xù)30年的堅守,已經足夠偉大。在這些臉上刻滿歲月痕跡的老將臉上,我們沒有看到英雄遲暮的悲傷落寞,反而感受到他們壯志凌云的青春朝氣。
8月1日,蘇炳添在比賽后。新華社記者呂小煒攝
運動生涯終將結束,人生之路還很漫長。就像蘇炳添所說,“一百米的跑道是比誰跑得更快,而人生的跑道是比誰跑得更遠、更好、更寬廣。”在沖進男子百米決賽后,蘇炳添仰天長嘯、拍地怒吼的瞬間成為東京奧運會的經典畫面,也許會長久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。這激情四射的瞬間點燃了人們不畏艱難的奮斗豪情,激發(fā)出敢于爭先的追夢勇氣,更書寫著一個偉大民族的“青春密碼”。
勇于追夢,相信自己,沒有什么不可能!